【親子閱讀】抱上大腿增親密感、20分鐘見好就收 8個講故事小技巧讓爸媽立即上手
停課日子雖然漫長,卻因而讓親子之間多了相處機會,不少家庭亦變相多了親子閱讀時光。人人說故事,但真的人人都懂得說故事嗎?有時看着寥寥兩句內容的圖畫書,的確令不少說故事新手爸媽苦惱。以下8個小技巧,家長不妨多多練習,讓伴讀時間成為小朋友最愛的親子活動﹗
Photo from MamiDaily
一、家長先讀
建議父母在講故事前,自己先閱讀一遍,找出自己喜歡,而且切合孩子閱讀能力的故事書。
二、抑揚頓挫
盡量以最真實、自然的聲線便可,避免使用「BB話」及不必要的疊字,如車就說「車」,不用說成「車車」。講故事的過程中,可因應角色設定或情節變化而調節聲線,以抑揚頓挫的高低聲調來分別主角,讓故事講起來更為生動。
三、以日常口語開始
如果對象為嬰幼兒,父母不用刻意用書面語,以日常口語便可,以便孩子理解。至於理解力較強或年紀較大的孩子,便可以用書面語或朗讀形式講故事。家長注意咬字時應盡量清晰、準確,避免懶音。
Photo from MamiDaily
四、親密舒適的姿勢
向嬰幼兒講故事時,家長可將孩子抱在大腿上伴讀。而當孩子年紀較大,家長可和他們並肩而坐,以舒適、親密的坐姿一起閱讀,營造親密溫馨的氛圍。
五、鼓勵表達
這是講故事最重要的一環,說故事者不能一味自顧自說,過程中小朋友會對故事有反應,此時家長應給予空間讓孩子表達,先耐心聆聽他說的話。父母務必記着,先聆聽孩子當下的心聲比完整地講完故事更重要。
六、不用過份誇張
親子閱讀不用過份誇張,避免因表情過火而嚇倒孩子,帶來負面情緒。父母在講故事過程中可以不時留意孩子的表情,了解他們的感受。
延伸閱讀︰
睡前說故事 對孩子5大好處
Photo from MamiDaily
七、時間不宜太長
不同年紀孩子的專注能力各有不同,講故事時間由數分鐘至廿分鐘不等,建議「見好就收」,以免弄巧反拙,令孩子喪失興趣,一般以20分鐘左右最為理想。
八、善用道具幫助投入
有時候運用小道具或公仔,有助孩子投入故事,亦可邀請他們參與其中,為故事賦予他們的想法。
Photo from MamiDaily
很多時家長會不小心將閱讀「功能化」,只為讓孩子多認字,或視作例行任務。其實父母的心態亦會影響孩子的感受,當家長以愉悅的心情講故事,孩子亦會被感染到,自然聽得投入、享受。
Text: Mami Editorial